我该到哪里开会?”是这几天代表们一直不断问组织方的问题。记者手头材料中预定的会议时间、地点与议程往往根本无效,需要实时注意大会通知,要竖着耳朵听广播。
“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过的组织得最无序的会议。”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会场,一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老记者对着镜头这样说。
此时是当地时间17日13时(北京时间20时),距离预定的大会闭幕时间(18日18时)已经不到30个小时了。然而,丹麦主办方在会议程序问题上的混乱,使得会议平白被延误了共19个小时。
宝贵的19个小时,本应该是各方进行最后谈判的黄金时间。
如果此次大会最后真的失败,那么丹麦作为东道主将难辞其咎。一位印度女代表接受丹麦国家电视二台的采访时说:“丹麦政府应该为这次会议的最后(可能失败的)结果负责!”
混乱的场外
混乱从会场外就开始。
从14日起,每天进入主会场贝拉中心的队伍都很长,从高处看蔚为壮观——按一位媒体同行的话说:“队排到瑞典去了。”有的参会代表居然要花上7~8个小时排队,CBN记者亲眼见到,一些饿着肚子进入会场的代表见到食物就吃,简直像一群刚刚获救的难民。
有的人本应进来,却被堵在门外。大会开始的头3天,出现上海到忻州专线了因为丹麦组织方严重失误造成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三次被拒门外的事件。不过现在看来,这根本算不上是“严重事件”,因为这几天此类事件不知道多少次发生在不同人身上。CBN记者就看到某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团长被拒入内。那位团长说:“我是部长!”保安说:“我怎么知道?”也不知此事后来如何解决。
有的人进来了,但得离开。15日,丹麦主办方终于决定限制入场的非政府组织(NGO)人数。这又引发了NGO的反弹。16日晚,有些人留在场内抗议:“我们要继续呆在这里,直到见证签署一份协议。”这些人后来被警察驱离了。
17日早上,哥本哈根的公交系统也加入到制造混乱的行列。地铁运营大规模延迟甚至停顿。CBN记者在赶往会场的途中,就在地铁北港站(Norreport)被堵了至少30分钟。整个地铁站里都是准备参加气候大会的代表,抱怨声连连。
混乱的场内
场内的混乱则对谈判有直接影响。
“我们的组织工作非常混乱,大家在各个会议室到处乱窜。请你上海到吕梁专线告诉我,明天之前(即今天),我们该去哪里?”这不是普通人的抱怨,而是瑞士代表在正式场合的发言。
事实上,“我该到哪里开会?”正是这几天代表们一直不断问大会组织方的问题。CBN记者手头材料中预定的会议时间、地点与议程往往根本无效,需要实时注意大会通知,要竖着耳朵听广播。由于人多、混乱、嘈杂,广播有时也听不清。
CBN记者昨天跟着南非高级谈判代表维尔斯(A. Wills)做了一次环绕会场的“旅行”。他焦急地寻找他要去的会场。纵穿整个会场,去了不少房间,花了至少15分钟,他最后才算找对了地方。但他那次竟然没有迟到,因为会议本身也推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