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半年集装箱产量同比大幅增长,但我们看到,二季度销量仅与一季度持平,而以往二到三季度为传统旺季,今年则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中银国际分析师许民乐认为,自6月以后集装箱需求转入相对淡季,箱价、毛利也将回落。
对集装箱的需求与集装箱航运市场密切相关。中海集运(601866.SH)一位管理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现在航运市场的表现已远不如去年,而此前订购的新船在近两年会大量交付,从而将造成运力的进一步过剩,一旦有航运企业因为亏损被迫停船或暂停接收新船,也将影响对集装箱的需求。
如今的集装箱航运市场与去年相比处境低迷。目前,欧洲线的运价只有800多美元/TEU,而去年同期则在2000美元/TEU。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两大航运巨头中国远洋(601919.SH;01919.HK)和中海集运公布的半年报预测都显示,由于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燃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航运运力过剩,公司预计上半年出现亏损。
在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垄断市场及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中国钢厂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不断拓宽进口铁矿石的来源地,但此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进口铁矿石质量日趋下降。8月24日,多位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近几个月,中国口岸不合格进口铁矿石出现的频率较高,“中国进口矿品质的下降,已是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
另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查阅江苏连云港和江阴、浙江嵊泗、山东黄岛等中小港口的资料发现,“铁矿石不合格”的字眼这几个月来屡屡出现在当地检验检疫部门的信息披露中,其中,部分地区的不合格率甚至接近七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进口铁矿石质量的下降?中国钢厂又会怎样应对这个并不新鲜的新情况呢?
质量隐忧频现
中国进口铁矿石质量问题一直存在。2010年日照钢铁与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间沸沸扬扬的违约事件,被传也与铁矿石质量问题有关。
尽管每年都在“提醒”铁矿石的质量,但2011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似乎仍未摆脱“短斤缺两”、“掺杂废弃物”、“水分过多”等问题。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给《国际金融报》记者提供的资料,今年1月-6月,黄岛港进口铁矿石4511万吨,共计1482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铁矿石的重量高达884万吨,占到该港进口量的近20%。
“黄岛港隶属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青岛海关,是重要的进口港。今年上半年,黄岛港铁矿石进口占全国总量的13.5%,占青岛海关的53%。”赫荣亮分析,黄岛港尚且如此,青岛港等其他港口的情况或许更加严重。
事实上,《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查阅公开资料时也发现,今年1月-5月,浙江嵊泗检验检疫局共检出不合格铁矿88批次,重量636.9万吨,货值9.92亿美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铁矿石货值增长了57.91%,但截至5月,嵊泗口岸进口铁矿累计不合格率却高达66.17%。 两高层对调继续打拼
据了解,马泽华是中远老资格航运专家,出生于1953年1月,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高级经济师,曾经在英国、北美和广州、青岛地方远洋公司任职,有丰富的本土和海外任职知识与经验,由2001年9月至2006年11月已担任集团副总裁;至2006年11月转调去中海集团出任副总裁,今次回调,是重返“娘家”。他有经验及能力担任经营管理重任,继续在目前航运市场极度低迷之下,带领中远集团打拼。
现年54岁的中远集团副总裁许立荣,将与马泽华对调,但到中海集团担任总裁,现任总裁李绍德将出任董事长一职。
许立荣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海洋船舶驾驶专业,曾在船上担任多年船长,对远洋运输的专业知识丰富。他上岸后,长期在中远的班轮运输领域担任行政管理,对航运业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造诣。2000年在中远集运以制定「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建立成本监控和运输实绩评估体系,为公司年节支12亿元,运输收入184.8亿元,同比升18%,令公司在连续4年亏损情况下,一举盈利2.2亿元,被《美国托运人》杂志评为中远集团「有经验、高服务质量的船公司之一」。他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